张家声庆祝烟台一中建校九十华诞

  我就读三年高中的母校一一烟台一中,即将迎来九十华诞。请允许我以一名八十岁老校友的身份,向培养我的母校致以衷心的祝贺和深深的敬意。祝母校青春永驻,越办越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杰出的人才,为国家的振兴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九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母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重点高中,为重点院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给我们这些一中的学子以极大的鼓舞和荣跃。每当提起我们是母校的学子时,总会得到众人的羡慕和赞赏的目光,使我们人人热血沸腾,脸上有光!

  衷心地感谢学校各级领导的勤奋工作,感谢教我做人,做事,给我知识的恩师陈兰英老师、吕家乐老师、黄璞老师等各位老师,祝他(她)们晚年幸福,健康长寿,快乐如意,颐养天年!

  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周围,不志初心,牢记使命,笃行致远,砥砺前行,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斗不止,永攀高峰!

  ——张家声

  2021.08.28

  个人简介:

  张家声,1942年生,烟台一中高十级一班校友,校友联谊会召集人。曾任烟台皮革机械厂财务、烟台橡胶机械厂综合管理科科长、亚东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书记。

  聚会漫谈

  ——为纪念高中毕业六十周年而作

  张家声

  我们是1957年秋季入学的一中高十级一班,当时的书记和校长分别是蔡志怿和杜示远,两任班主任先后为吕家乐和黄璞老师。1960年夏季毕业,当时全班45名学生,除个别因身体原因未参考外,其他同学全部升入高等学府,是我校少有的班级。

  1985年初夏,已在江西上饶师范学院任教的原班主任黄璞老师给烟台的家声同学來信,她与老公俞大森老师(也曾是烟台一中的老师)将于8月下旬来烟,参加烟台大学组织的英语学术会,叫家声组织烟台的同学见见面。家声组织到已联系上的王维仙、王英珠、于叔平、陈桂英、姜锡科、张春展共七人,为到来的二位老师组织了一场欢迎宴会。

  会上有人提议,把我班的同学,不论在哪里工作的,都找寻联系一下,组成一个同学联络网。本市的同学找寻的难度较小,很快就把十几位同学联系上。外地的同学,特别是国外的同学,找寻的难度较大。我们就集思广益,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分工协作,通过同学或亲戚关系,跑了无数腿,终于找到远在美国定居的罗慕光和居住在女儿家的王丽华。

  最难找的恐怕是回到烟台的一位同学于世恩。他六十年代支边青海近四十年。前几年听说有人见到他,但通过多种方式一直联系不上。后家声通过公安部门的朋友,在户藉网络上查到他的信息,经联系终于在当年春天,找到已在珠玑社区多年的他,家声锡科二人立即登门拜访并合影留念。至今全班仅有高文法、滕文宽两名同学未联系上。

  烟台的同学联系上之后,大家商定,每年春节期间,集中到一位同学家团拜聚会,每人带一份烹制好了的菜肴,一起食用。大家既品赏了各种口味的佳肴,也共叙了同学之间的情谊,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轮番进行,每年一家,一直坚持了一个轮回。

  为了做好联络服务工作,烟台的同学成立了工作组,大家推举了几名同学担任成员,负责接待外地來烟的师生、探视本市的老师、看往本市患病的同学、组织较大型的师生聚会的筹备和举办、送别去世的同学并慰问家属等。

  外地的同学,每个城市超过两人以上,就推荐一名联络员,负责该市的联络服务工作。北京由刘滋厚和宫润理,上海由徐灵芝,济南由谭国华和贺永宏,青岛由邹本华。只有一名同学的城市,由烟台与其单线联系。

  1993年,黄老师的老公俞老师身患重症在上海作化疗,烟台的同学闻讯后,立即解囊相助,釆购了进口西洋参和东阿阿胶寄去,给老师以很大的安慰和帮助。

  自1985年至今,我们先后组织了四次较大型聚会,2000年的高中毕业四十周年、2002年七十年校庆的顺便搭车、2010年的高中毕业五十周年、2017年的升入高中六十周年。(合影附后)。我们还先后接待外地来烟的同学近百人次。对于在本市工作的两位老师,也多次派人到家中慰问看往,祝福二位年近九旬的老师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对患病的同学都委派代表到医院或家中看往,对病故的同学,无一例外的前往殡仪馆送行并对家属进行慰问。

  这些年,家声同学利用出差的机会,抽空到外地的老师和同学家拜访,大大加深了师生和同学间的深厚友谊。外地老师和同学来烟,也到过家声单位或家中。通过彼此走动,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

  2011年,烟台的一位同学突遇大难,家中两位亲人,一位患绝症转京冶疗,另一位患大病在本市住院动手术,家中像塌了天一样,经济上难以支撑。当了解情况的同学将此事反映给黄老师后,黄老师亲自发动并带头捐款,几天内迅速筹集了三万余元,由全国各地寄往烟台,帮助这位同学解决了燃眉之急。

  对于班级的聚会活动,大家也给予了很大的认可和较高的评价。高九级学长张增爵评价说,你们班的聚会活动是全市最好的,没有之一。我班初本中同学说,咱班的聚会水平,不仅在烟台市首屈一指,就是在全省和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北京的校友、军旅著名的词作家陈奎及评价说,你们的聚会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追求,一种激励,一种传承,一种艺术,一种精神!

  现在我班虽然已有十位同学故去,健在的同学们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烟台的同学们正在筹备今秋将要举行的第五次聚会一纪念高中毕业六十周年。

  聚会使我们找回青春、朝气、快乐、幸福、友谊和未来,愿我们以良好的心态过好每一天。